科室发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医技科室 >> 核医学科 >> 科室发布 >> 正文

骨转移治疗——89Sr(氯化锶-89)

来源:核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4-04-09 作者:核医学科 点击: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脊柱、骨盆和长骨干骺端是骨转移的好发部位。

  一、骨转移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1.骨痛骨痛发生率最高,多为顽固性、持续性的剧烈疼痛。

2.不明原因的骨折由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后导致正常骨结构的改变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承受力,轻微的磕碰后就发生骨折,甚至治疗后无好转。

3.其他症状:恶性肿瘤患者继发的高钙血症、脊柱不稳和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和骨髓抑制等。

  二、骨转移的治疗有哪些?

骨转移属于恶性肿瘤的晚期,以原发病灶控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辅以局部或全身的放化疗、生物治疗等手段。治疗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

3.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临床上,针对骨转移及骨痛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药物、营养支持治疗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等。

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通过短距离的β射线抑制或杀灭骨转移肿瘤细胞,达到全身转移灶的治疗效果,对于转移性骨痛达到较好的缓解疼痛效果。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转移的放射性核素包括:89SrCl2(氯化锶-89,简称锶-89)、153Sm-EDTMP、186Re-HEDP和188Re-HEDP等。其中,锶-89在英国80年代开始正式应用于临床,90年代获美国FDA批准。

 三、锶-89治疗如何镇痛?

静脉注射锶-89进入体内后,它选择性浓聚于骨代谢异常活跃的病灶部位,通常骨病灶对锶-89的摄取是正常骨的2-25倍,其释放出的β射线对肿瘤细胞具有集中、持久、直接杀伤作用。

1.-89治疗有可能使瘤体缩小,减轻了受累骨膜和骨髓腔的压力;

2.辐射生物效应干扰了神经末稍去极化的过程,影响了疼痛信号的传导;

3.辐射生物效应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性疼痛介质的产生。

  四、哪些人适合锶-89治疗(适应症)?

1、恶性肿瘤骨转移伴骨痛;

2、SPECT/CT骨显像证实病灶有异常浓聚;

3、恶性骨肿瘤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残留病灶,且骨显像表现病灶异常浓聚;

4、治疗前1周内的血红蛋白>90 g/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

  五、哪些人不适合锶-89治疗(禁忌症)

1、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2、严重骨髓功能障碍、严重肾功能损害的;

3、SPECT/CT骨显像病灶仅为无浓聚的;

4、脊柱破坏伴病理性骨折或截瘫、预期生存短于8周的。

 骨转移的锶-89治疗

-89半衰期长(50.5天),通常疼痛缓解可维持3-6个月。锶-89治疗疼痛缓解率约60—92%;尤其对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治疗效果较佳。疼痛缓解通常发生在治疗后1周、有的甚至4周后才有所缓解,部分可能会出现暂时性骨痛加重,持续2-5天,称之为“闪烁现象”。

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短期内无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蛋白尿、血尿;皮肤红斑或皮疹;脱发、发热或寒战等情况。少部分患者在治疗4-6周后会出现暂时性骨髓抑制,通常经对症处理后可恢复,因该药物导致的不可逆骨髓抑制情况极为罕见。


  、锶-89治疗安全吗?

-89发射纯β射线,平均能量约1.5 MeV,射程短,穿透力差,1厘米厚的木板可将其大部分屏蔽,因此对患者家属、周围环境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危害可忽略不计,无需进行特殊的辐射防护。锶-89具有趋骨性,靶向性强,故患者本身除骨转移病灶以外的组织和器官辐射剂量极小。

  、锶-89可以重复治疗吗?

  可以。但需遵循以下指征:

1、第一次治疗反应好,相关检查指标运行重复治疗;

2、骨痛未完全消失或复发;

3、89Sr重复治疗间隔通常3个月以上。

 、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吗?

可以。研究显示,锶-89与放疗、化疗、手术、双膦酸盐及内分泌治疗等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效果更好,安全性也较高,但需多学科的联合会诊,有计划、合理地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上一条:【健康科普】-骨质疏松知多少?

下一条:肿瘤新“利器”——碘-125粒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