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发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职能科室 >> 图书档案管理科 >> 科室发布 >> 正文

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23-08-30 作者:张 臻 点击: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事业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档案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档案事业现代化必须深刻理解其时代特征,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为完成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贡献档案力量。

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对于承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重要职责的档案工作,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多次提出发展目标任务,对领导体制问题也提出相应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一段时期党的领导一度存在的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果断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政治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增强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为包括档案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对于档案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管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得到强化,党管档案工作的体制更加完善,党管档案工作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2014年,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建设的目标是“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后,地方档案机构由“局馆合一”改为“局馆分设”,档案行政职能划入党委办公厅(室)。在各级党委重视支持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全新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办公厅(室)切实履行档案主管部门职责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在地方层面,天津市成立了市委常委、秘书长任组长的天津市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陕西省成立了党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档案工作的意见》。新修订的档案法旗帜鲜明地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写入法律。可见,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是档案事业现代化的鲜明时代特征。

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中强调“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从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实践看,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事业现代化的第二个时代特征。

    一方面,新时代档案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档案工作主动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大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之重器”档案资料完整归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档案全部归集。截至2021年底,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10.47亿卷(件),较2012年末增长159%。此外,档案部门还围绕中心工作精心做好资政服务,如中央档案馆重磅推出“三个一百”工作,即举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制播百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出版《100个档案故事讲述党的历史》,用红色档案解读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的成功密码和力量所在,答好了深耕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一时代命题。

    另一方面,新时代档案工作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着力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例如,在新修订的档案法作出缩短档案开放期限等要求后,国家档案局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发布了《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对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央档案馆建立定期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的机制,许多地方将加快档案开放审核列入“十四五”规划,河北、山西、河南以及广州等地建立健全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协同机制,福建、江西以及青岛等地探索推进智能化开放审核工作。我国建成运行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接入近1200家档案馆,纳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全年接收查档申请5.2万件。不仅专业档案、民生档案占馆藏资源总体比例逐步增大,大多地区还将民生档案查询利用纳入地方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事项,为民服务取得新成效。

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

    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四个体系”建设,即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这是在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三个体系”(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创新提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并将其放在首位。《“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印发,也标志着档案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推进“四个体系”建设,指出了档案事业战略性的发展思路与发展路径。

    档案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管理国家档案事务的制度体系,是对各方面档案治理体制机制的总概括、总称谓,内蕴着“谁治理、为什么治理、如何治理、怎么保障”的深层逻辑。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是档案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新时代实践看,除了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比如,各地逐步完善党管档案工作领导机制,形成局馆既分工负责又协同配合的局面,如福建省全面推行“办局一体、局馆联动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党委办(档案局)管理档案馆,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建立局馆联席会议制度等。在推进依法治档方面,档案法实施32年来首次全面修订,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监督检查”两个专章,强化了档案行政管理的制度之基。新时代10余年里,制定出台了14部部门规章、27项行政规范性文件、3项国家标准和69项行业标准。同时,档案执法和普法力度持续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得到加强。可见,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进程的第三个时代特征。

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环境、对象、内容发生的巨大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档案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既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也是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之一。

    在档案科技支撑方面,《“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档案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强基工程和科技兴档工程。在信息化强基工程中,提出了中西部档案信息化提升项目、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电子档案战略备份中心建设项目。在科技兴档工程中,提出启动档案实验室建设和档案智库建设。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于2021年成立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就是推进档案智库建设的举措之一。另外,国家档案局深化内设机构改革,新设立科技信息化司,为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了机构保障。

    在人才兴档方面,《“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单列“人才强档工程”,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有效推进。2022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组织开展国家级档案专家、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全国青年业务骨干“三支人才队伍”选拔工作,将全国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向新高度。此外,38所大学开设了档案学专业,加强档案学科建设,10年间共计培养2万多名档案专业人才。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对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已经显现并将继续凸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7月27日 总第4014期 第一版

 

上一条:档案走进你我他

下一条:图书档案管理科开展2023年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