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病日”,肾内科邓一岚副主任医师、叶祖扬副主任医师、赵春荣副主任医师联合儿科钟超副主任医师及护理人员在门诊楼前开展义诊活动,为参加活动的市民答疑解惑,宣传肾脏病防治知识,免费测量血压、检测血红蛋白。下午在血液净化中心候诊区,邓一岚副主任医师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及家属做“爱护肾脏,延缓肾脏损伤 ”的健康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肾脏的功能、如何延缓肾脏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后续还有相关健康讲座:
2022-3-16 15:00慢性肾脏病的营养与饮食
2022-3-22 13:00慢性肾脏病贫血的治疗
2022-3-29 13:00肾性骨病的综合治疗
值此第18个“世界肾脏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肾脏知识,主动预防、科学护肾,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日常生活中,大家好像经常把“肾不好”挂在嘴边。比如,脱发多、早上脸肿、腰疼、腿抽筋等等,都会怀疑是不是肾不好。那么,这些表现真的代表肾脏出问题了吗?其实,上述问题中只有早上脸肿、腿抽筋可能表示肾脏有问题,而脱发和腰痛不一定是肾脏出了问题。
肾脏不健康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浮肿:身体浮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不同患者的浮肿现象或轻或重,轻者可能会在早晨出现脸颊、眼部的浮肿,重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
2血尿、蛋白尿(泡沫尿):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可见的尿液呈红色或洗肉水样,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见尿液中的红细胞增多。蛋白尿是指尿化验中尿蛋白阳性。患者尿中常见泡沫增多,以较小的泡沫为主,久久不能散去,提示患者尿中有蛋白。
3高血压:高血压会造成肾损伤,导致高血压肾病,即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高血压也是肾病的常见表现。也就是说,高血压和肾脏关系密切,高血压既可引起肾病,肾病也可以引起高血压。
4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一个指标,它的升高就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肾脏受损后,肌酐不能排出体外,从而使血肌酐升高。
5食欲不振:若患了肾病,体内毒素排泄不畅,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6贫血: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预防肾脏病应该怎么做?
健康生活、科学护肾,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适度锻炼
2.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3.定期测量血压
4.健康饮食,不要摄入过多盐、油脂、糖
5.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
6.拒绝吸烟
7.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
8.如果有高危因素,请定时监测肾功能
(文、图/黎映月 审核/支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