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王建凤

血液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业27年,曾多次荣获医院“优秀护士”、“护士之星”、“十佳优秀护士”、“优秀教师”等荣誉,2021年获“三甲”创建优秀个人,“优秀护理管理者”。

职业感悟: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在平凡中进步。


            

                       不忘初心,不断进步

24CAF


  本人性格外向,心直口快,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常常被患者及家属认为是“技术还行、服务态度较差”的小护士,因此心里很委屈。护士长教育我说:“你一定要换位思考。”这句话很简单,细细品味,却让我受益匪浅。从此,我心里总是揣着一句话用心护理每一位患者:“如果我是他(她),这个需求合理吗?”

随着医保政策惠及老百姓,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同时对专科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谨。血液内科患者年龄跨度大,从几个月的婴儿到耄耋老人,加上治疗周期长,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大、严禁外渗等,让平时护士最常用的操作——静脉穿刺变得知易行难。

作为护士长,我以身作则,主动承担困难的穿刺技术,并指导护士完成疑难操作;积极与医院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合作,采用超声引导、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留置PICC,极大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得到了患者、家属、护士们的信任。

在我看来,护理工作的日常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在平凡中进步”。


                         心中有病人

                         眼里有事情

                         脑里有办法

A2C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患者通过移植治疗,重获新生。我和同事们常常把干细胞移植技术视为医院的另一个“产科”,自己好似一名助产士,负责干细胞采集及分装工作。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环节是干细胞采集,其数量、质量是移植的关键因素。干细胞采集时机由患者的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CD34+计数决定,导致采集时机不确定,加之采集及分装过程需连续耗时7-8小时,夜间、周末加班工作是常事。

传统的采集方法采用双上肢静脉引血及回输方法,由于穿刺针头粗,采集过程中双上肢需制动4-5小时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为了减少患者痛苦,尝试将采集方法进行改良,采用动脉引血、静脉回输的方法,选择单侧上肢动脉引血、静脉回输模式,极大地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从而配合程度高,避免因肢体过度活动所致的针头移位,同时动脉引血满足进液压力,减少了因进液压力不够导致的仪器报警(暂停机),确保采集过程顺畅及干细胞质量。目前、此方法在同行中推广使用,患者受益匪浅。


                       做好科室护理团队领头羊

1539C


  科室成立时间短,业务发展快,护理队伍年轻,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十分明白“木桶效应”的道理,我主动寻找整个团队与每个人的"短板"。就团队而言,不断优化流程,实施同质化管理;对于护士个人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始终以身作则,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护士迅速成长。尽管科室重病人多,劳动强度大,但是护理队伍思想稳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表现出优秀的团队精神!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借鉴“五常法”、“品管圈”、“PDCA”等方法,结合绩效管理,充分发挥每名护士的特长,鼓励护士参与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科室护理质量名列前茅。

  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和我的护理团队紧跟专业前沿,鼓励护士向学科亚方向发展,开展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干细胞移植术等护理骨干小分队,使患者得到更专业、精细化的全程护理,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在二十几年的护理工作岗位上,感受到艰辛,收获了感动!今天的一点进步,得益于医院的培养及信任,给了我展现自己的机会。离不开前辈们的谆谆教导,更离不开同事们在工作中给予我的支持!在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祝护理人员节日快乐!